最新最热精品无码视频_中文字幕久久精品一区二区_久久综合一区二区无码_在线看国产不卡无码视频

網(wǎng)站支持IPV6 | 無障礙閱讀 | 適老化模式
當前位置: 首頁 > 專題欄目 > 中央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保護督察進行時

山丹:在保護中傳承 讓古老長城“活起來”“火起來”

發(fā)表日期:2024-06-24 16:25 作者:山丹融媒記者 王旭輝 吳艷鳳
來源:甘肅山丹

“太震撼了,真的不敢想象!”來自上海自駕游游客朱建民感嘆道,我自駕旅游七八年,見過的長城蠻多,像這樣土夯式的長城,在經(jīng)歷這么多年風沙侵蝕,還能保存得如此完整,真的很不容易。

朱建民所看到的長城便是綿延橫亙在河西走廊山丹境內的漢、明長城,總長365公里,其中漢長城94公里、明長城271公里,被國內外長城專家譽為“露天長城博物館”,這是目前國內保存最完整的一段黃土版筑長城,也是中國境內唯一“漢、明長城并行存在”的古遺址。

時至盛夏,在遠方層層疊疊黛藍色山脈的映襯下,漢明長城并行向著更遠處蜿蜒前行,高于地面的那道黃色城墻是明長城,而顏色稍深的壕溝是漢長城,兩條跨越千載的古長城最近處不過十余米,仿佛攜手講述著動人的故事……走近山丹漢、明長城,讓人感到一股撲面而來的歷史滄桑與厚重。斷壁殘垣之間,蘊含著烽火硝煙、金戈鐵馬,民族興衰、朝代更迭;透過殘壁,遠處一片綠意蔥蘢的杏林躍然眼前,枝葉在藍天映襯下格外碧綠。這片面積達1.16萬畝的杏林,地處甘肅省張掖市山丹縣硤口村,與明長城平行延伸,宛若一片新興的綠洲,成為保護長城的綠色屏障。

“這里風沙大而干旱,一年降雨量不足200毫米,蒸發(fā)量卻是降雨量的十倍,大風會加速長城表面的風化,夾帶沙石的大風更是讓長城根基受到侵蝕,根基不穩(wěn),再發(fā)展下去就是墻體裂縫,甚至坍塌?!苯衲?8歲的方偉是硤口村原黨支部書記,從小在長城腳下長大的他,和眾多村民一樣,有著濃厚的長城情結。每當看到這延綿數(shù)百里的長城都略顯激動,他告訴記者,在“種活一棵樹比養(yǎng)大一個孩子還難”的硤口,保護以夯土構筑為主的長城殊為不易。

雖然環(huán)境惡劣,2014年,擔任長城保護員的方偉卻決心要在長城兩邊保護區(qū)外栽植防風林,因為這樣既可以改善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,也可以保護長城。

在戈壁灘上種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雖然預先打了一口井,但最初種植的樹苗還是陸續(xù)枯死。不過,越來越多的“當代愚公”加入植樹造林的隊伍。

代代造林終換春風拂綠,短短十年時間,山丹縣硤口村林木綠化率從不足5%提高到59%,風沙站住了腳,長城也就扎穩(wěn)了根。“現(xiàn)在,樹林越來越綠,長城保護越來越好,我們村也越來越興旺?!痹陂L城邊長大的方偉說。

和方偉一樣,今年58歲的文保員帖國俊也是硤口村人,從小望著邊墻古堡長大的他,對周邊的長城熟得很。

“仔細查看長城有無自然破壞和人為損壞地方,及時拍照記錄,大的裂縫尤其要注意。”身為文保員的帖國俊每月都會沿著長城走上一遭。巡查途中,他便講起了關于長城的那些事。講得起勁兒,大家聽得入神。不知不覺間已經(jīng)“神游”了一番山丹的長城關塞。

“我們生在長城下,長在長城邊,長城已經(jīng)滲透到我們的骨子里了?,F(xiàn)在我也有了孫子,節(jié)假日把他們帶到這里轉一轉,講一講長城的故事,讓他們也要愛護長城。的話說得實在中肯,和他一樣,許許多多長城保護員,就是這樣認真地做著一件又一件小事,用點滴行動守護著身邊的長城。

時光荏苒,長城見證了歷史滄桑和時代巨變,守衛(wèi)中華民族生存繁衍、和平發(fā)展,保護中華文明傳承不息、世代賡續(xù)。2019年8月,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嘉峪關時強調,當今世界,人們提起中國,就會想起萬里長城;提起中華文明,也會想起萬里長城。要做好長城文化價值發(fā)掘和文物遺產(chǎn)傳承保護工作,保護好中華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脈,為實現(xiàn)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起磅礴力量。

近年來,山丹縣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時的重要指示精神,乘著國家啟動建設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的東風,積極整合文物和文化旅游資源,前瞻性謀篇布局、大力度爭取項目、優(yōu)舉措保護傳承,深入推進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項目,開啟了漢、明長城保護與傳承利用的新篇章,擦亮了“露天長城博物館”文化名片,讓文物和文化資源煥發(fā)出了新時代的風采。

“山丹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成以后,我感覺越來越多的人對漢、明長城的歷史和文化感興趣,同時開始重視保護長城了。”山丹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運營經(jīng)理趙會明說,我們依托山丹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成了研學旅行實踐基地,為游客準備了騎駱駝、沙灘摩托車的體驗,從而滿足不同層次游客的需求。同時,還配備了專業(yè)的講解員給前來旅游的游客講解漢明長城的歷史文化,讓游客更深層次的感受長城歷史文化,以此來增加游客對漢明長城的保護意識。

“山丹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的建成,進一步對長城建筑遺址進行了保護,減少了各種自然和人為因素對長城的消極影響。同時,對于傳承長城精神、彰顯文化自信、延續(xù)長城文化景觀有著重大意義?!鄙降たh漢明長城保護研究中心副主任閆婧介紹說,近年來,山丹縣立足做靚“絲路馬都·古韻山丹”名片,將優(yōu)美的自然風光、深厚的歷史文化與舉辦重大節(jié)會賽事相融合,成功舉辦了中國健身名山登山賽、騰訊益行家古長城公益挑戰(zhàn)賽、中國?張掖祁連山超百公里精英挑戰(zhàn)賽、中國體育彩票彩虹張掖長城文化徒步活動、第二屆北京大學經(jīng)濟學院“絲路行知”(張掖)研學活動等品牌賽事50多場次,充分彰顯了“絲路馬都?古韻山丹”的獨特魅力和山丹快速發(fā)展的嶄新面貌。

以文促旅、以旅助產(chǎn)、以產(chǎn)惠農。如今,這條沉睡的巨龍——山丹漢明長城,正在不斷的釋放著他特有的文化、歷史價值。

友情鏈接

主辦:山丹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承辦:山丹縣信息化工作辦公室

地址:山丹縣文化創(chuàng)意中心 郵編:734100 電話:0936-2722969 郵箱: shdxxhb@126.com

隴ICP備12000199號-1 甘公網(wǎng)安備62072502000105號 網(wǎng)站標識碼:6207250003